刨齒 有仿形法和展成法兩種。仿形法刨齒是利用一塊將被切齒形放大了的靠模板﹐控制單刃刨刀的刀尖運動軌跡切出齒形 (圖11 靠模仿形法刨削錐齒輪示意 )。展成法刨齒是利用成對刨刀分別刨削輪齒的兩個側(cè)面(圖12 展成法刨削錐齒輪 )﹐刨刀刀刃往復運動的軌跡代表假想冠輪的齒面。刨齒的精度可達7~8級﹐加工模數(shù)范圍為 0.3~20毫米﹐生產(chǎn)率雖低于雙刀盤銑齒﹐但刀具制造簡單。刨齒在直齒錐齒輪加工中應用最廣。 雙刀盤銑齒 利用一對直線刃口在凹錐面上的盤銑刀的刀齒互相交錯地分別銑削一個齒槽的兩個側(cè)面 (圖13 雙刀盤銑削錐齒輪 )﹐銑出的齒面略帶鼓形。展成運動可由工件單獨完成﹐也可由工件與刀具共同完成。由于成對盤銑刀與工件之間無齒長方向的相對運動﹐切出齒槽的底部是圓弧形的﹐故模數(shù)和齒長都受到限制。雙刀盤銑齒一般用以加工中﹑小模數(shù)( ≦6毫米) 的錐齒輪。雙刀盤銑齒生產(chǎn)率較高﹐但刀具較復雜﹐適用于成批生產(chǎn)。 拉銑齒 利用一把大直徑的拉- 銑刀盤在回轉(zhuǎn)一周中﹐從實體輪坯按成形法完成一個齒槽的粗切和精切。在精切刀齒之后﹐刀盤上有一段不裝刀齒的圓弧空間供工件分齒﹔也有用兩把刀盤分別進行粗切和精切的。拉銑齒的生產(chǎn)率很高﹐但切出的齒形是近似于漸開線的圓弧曲線﹐精度較低﹔且拉-銑刀盤是專用刀具﹐結(jié)構(gòu)復雜﹐制造困難。拉銑齒常用于大批量生產(chǎn)汽車后橋中的差動齒輪。 曲線齒錐齒輪的切齒 曲線齒錐齒輪包括格利森齒制的弧齒錐齒輪和厄利康﹑克林根貝格齒制的延長外擺線齒錐齒輪兩種﹐各有不同的切齒方法。 弧齒錐齒輪的銑齒 也稱格利林切齒法(圖14 格利森切齒法原理(弧齒錐齒輪銑齒) )。用格利森銑刀盤按展成法加工﹐刀盤各刀齒的旋轉(zhuǎn)軌跡代表假想冠輪(平頂或平面冠輪)的輪齒表面。在機床搖臺(一種展成運動機構(gòu))與被加工齒輪作相對滾動中完成一個齒槽(或一個齒側(cè)面)的切削﹐分齒后再切削另一個齒。這種加工方法稱為間斷展成法。按所用刀具結(jié)構(gòu)和切削輪齒各部分的順序不同﹐弧齒錐齒輪切齒有多種方法﹐常用的有4種。單刀號單面切削法﹕利用一把雙面銑刀盤分別粗切大輪和小輪的輪齒﹔再利用同一刀盤的外刀齒精切大輪輪齒的凹面﹔然后用該刀盤的內(nèi)刀齒精切大輪輪齒的凸面。小輪輪齒的凹面和凸面的精切也用同一刀盤按大輪的輪齒配切。用這種方法切出的齒輪質(zhì)量(特別是齒面接觸區(qū))較差﹐生產(chǎn)率也較低。但所用刀具和機床較少(即大﹑小輪輪齒的粗﹑精切只用一把刀具在一臺機床完成)﹐這種方法適于單件小批生產(chǎn)質(zhì)量要求不高的錐齒輪。單面-雙面切削法﹕利用一把雙面粗切刀盤和一把雙面精切刀盤分別承擔大輪的粗﹑精切﹔另用三把刀盤﹐其中一把承擔小輪的雙面粗切﹐其余兩把分別承擔小輪凹面和凸面的單面精切。加工時﹐若只用一臺機床﹐需將上述五把刀盤依次裝到機床上銑削大輪或小輪的齒面﹐這種方法稱為單臺單面-雙面切削法﹔若用五臺機床﹐則每道工序都在固定的機床上進行﹐這種方法稱為固定安裝法﹐生產(chǎn)率很高﹐齒面質(zhì)量(接觸區(qū)和粗糙度)也較好﹐適用于大批量生產(chǎn)。半展成法﹕當大﹑小輪齒數(shù)之比小于2.5時﹐大輪可采用端面拉刀盤按成形法切齒﹐切出的齒廓是直線形的﹔而小輪輪齒的凹面和凸面需分別按展成法切出﹐而且要作相應的修正。雙重雙面法﹕大﹑小輪齒槽兩側(cè)面的粗﹑精切都用雙面刀盤切出。若用四臺機床和四種刀盤﹐則生產(chǎn)率比“固定安裝法”更高﹐但接觸區(qū)不易控制﹐切出的輪齒質(zhì)量也較差﹐這種方法適用于模數(shù)小于2.5毫米的弧齒錐齒輪的大批量生產(chǎn)。
|